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

成本控制管理不是目的,促使企業走向可持續地盈利和發展才是終極目標。



成本控制管理不是目的,促使企業走向可持續地盈利和發展才是終極目標。

很多當會計的以本位為出發點,認為自己替公司省錢,其實他已經讓公司少了很多訂單了,都不生產當然不會有成本,都不研發當然不會有產品開發的費用,都不行銷當然不會有支出,如果只會減法不會加法,這樣只會讓公司提早買單


隨著經濟業務的發展,新發生的業務的成本同樣需要及時測量和控制。在把新業務納入已有的成本控制體系之內以前,企業就必須仔細考慮:“這項新業務是否可以為企業增加價值?還是拖累了已經有的經濟業務?”柯達公司就是沒有考慮好新業務和老業務之間的關係,墨守成規作繭自縛,最終走向滅亡。而“本量利”分析,就是分析新業務決策的一個重要工具。



企業面臨新業務,不免會牽涉到成本、銷售數量、利潤這三方面的內容,也就是“本、量、利”。那麼,“本量利”分析是什麼?



“本量利”分析,就是研究成本和業務量的關係,並確定了成本按性態的分類,然後在此基礎上明確成本、數量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係。最主要的,就是將成本、銷售數量和利潤統一於一個數學模型中,在管理層對業務進行分析時,只須把成本、銷售數量或者利潤三者之中的兩個變數作為已知,代入模型,即可以求出第三個的理論值,也就是在管理中參考的數量。



雖然“本量利”分析看似複雜,但是“本量利”分析就建立在一個很簡單的方程基礎之上:



利潤=銷售收入-總成本



這個方程在所有的財務和會計知識領域扮演著首要角色。換而言之,如果您仔細看過介紹會計和財務知識的書籍,你會發現幾乎80%的財會知識都可以用這個公式表達。在這裏,“本量利”分析則將公式細化為成本、銷售數量和利潤的三方關係式:



由於,



銷售收入=單價×銷售數量



總成本=變動成本+固定成本=單位變動成本×銷售數量+固定成本



因此,



利潤=單價×銷售數量-單位變動成本×銷售數量-固定成本



 



仔細看過上文,您一定認出了兩個熟悉的身影——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。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是按照成本型態而進行劃分的,主要的依據是與產量是否呈線性關係:與產量呈線性變動的屬於變動成本,不隨產量變動的是固定成本。在前文的敍述中曾經介紹過,把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促使管理更加方便。另外,固定成本會產生財務槓桿作用,有利於放大企業的利潤空間。在這裏,這種分類方式再次發揮作用。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,使得某些“臨時訂單”成為企業牟利的一種小竅門。如果企業有“私活”(也就是臨時訂單)可做,您可別急著拒絕或者接受。是不是有利可圖?別急,先進行“本量利”分析,然後再做決定。



如何使用“本量利”分析?什麼時候快要虧本了?



首先,保本點,就是企業的盈虧臨界點,也就是企業生產多少的時候剛好收入等於支出。如果低於這個銷售量(哪怕一個單位),企業就必須“揮淚跳樓大拍賣”了。因為再賣不出去,企業就只能倒貼了。盈虧臨界點的演算法很簡單,只要將公式裏“利潤”變成零,代入即可。由於成本就是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,單價也是固定的市場價格,未知的銷售數量就可以算出來了。



比如,A企業生產某產品,單位變動成本是1.2元,固定成本是1600元,市場價格為2元。A企業的正常銷售量是4000件。請您計算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。



答案:



根據公式:利潤=單價×銷售數量-單位變動成本×銷售數量-固定成本



利潤為零,因此就變成了



單價×銷售數量=單位變動成本×銷售數量+固定成本



代入之後,銷售量=固定成本/(單價-變動成本)



因此,1600/2-1.2=2000(件)



例子中,A企業的正常銷售水準是4000件,大於2000件。因此我們可以知道A企業還是可以在下降2000件的範圍內決定究竟是否降低生產規模。



同時,企業現在的利潤水準是:



2-1.2)×4000-1600=1600(元



這個利潤指標可以作為現狀,也可以作為保持的目標。以後的分析中,該項利潤水準可以作為參照,輔助管理層決定是否進行新產品生產或者是否調整生產策略等。



因此,根據生產部門的成本資料,企業可以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虧損、什麼時候盈利,什麼時候可以自主篩選訂單保證銷售品質、什麼時候應該加緊行銷強度削價拋售。



其實從公式中不難看出,如果固定成本越高,企業必須同樣有足夠大的銷量。這就構成了固定成本給企業帶來的不利之處:為了分攤企業高額的固定成本,必須有足夠多的產品可以銷售出去形成利潤。如果產量降低,而企業的固定成本又太多,企業會立即面臨虧損的惡兆。於是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:為什麼經營槓桿比較高的企業需要生產大量的產品。用句俗語可以解釋:“爬得越高摔得越疼。”固定成本給企業帶來放大利潤的效應,也帶來了放大虧損的效應。既然如此,您就必須摸清楚企業中的固定成本對實際產量有何要求。



同樣地,根據公式的變形,我們還可以知道A企業的單價制定在什麼地方,企業盈利也剛好為零。這一計算方式可以應用於企業的定價決策,也就是定多高的價格使得企業不至於虧損。



4000×(P-1.2-1600=0



得出,P=1.24(元)



也就是說,當單價定的低至1.24元的時候,企業已經收支相抵了。再低就沒法收回成本了。換句話說,企業即便是不生產,閒置生產力,也比轉動機器設備更划算。



哪個因素對成本影響更大?



敏感分析,就是當公式中的變數真正成為一個“變”量時,它的變化對其他因素的影響。作為企業的管理階層,必須要知道什麼因素對利潤的影響力最大。當環境發生變化了,企業該如何調整其他因素,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。



例如,某一因素發生變化,在多大變化幅度下,可以使得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?



沿用上文的A企業。剛才得出結論,A公司可以忍受在正常銷售量下降2000件時的不利狀況,但是當銷售量降為2000件的時候,A企業應該立即採取措施增加生產,否則面臨的就是虧損的厄運。



根據上文定價策略的應用,您也可以知道,如果企業需要透過價格競爭來獲得客戶,起碼要把價格定在1.24元以上才不至於虧損。由於現價是2元每件,因此降價幅度必須控制在0.76元以內:雖然價格已經很低,“掌櫃”是“瘋了”,但是瞭解財務的您還是應該心裏有本明細賬。



另外,為了達到目標利潤,即使降價了,企業仍然可以透過提高產量,努力實現銷售,以彌補降價損失,也就是薄利多銷的應用。



比如價格降為1.7元,如果要達到現在的利潤水準1600,必須起碼要生產多少?



1.7-1.2)×Q-1600=1600



Q=6400(件)



故而,企業必須多生產2400件產品(6400-4000)才能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。



 



利用“本量利”的公式,我們還可以回答以下兩個問題:



 



第一,接受新訂單的問題:甲和乙究竟選哪個?



在面臨接受的新訂單,甲訂單為1000件產品,單價為3元,每件成本為1.6元。乙訂單為3500件產品,單價為2元,每件成本為1.7元。。請問究竟生產哪一種?



簡單地進行利潤比較即可得出答案:



甲訂單:(3-1.6)×1000=1400(元)



乙訂單:(2-1.7)×3500=1050(元)



1400-1050=350(元)



因此,A企業應該選擇甲訂單,並且很明顯,選擇甲訂單可以比乙訂單多掙350



 



第二,虧損的訂單是否一定拒絕?



剛才的第一個問題稍顯淺顯,因此我提出了這個問題,請您回答:



如果A企業的新訂單只有一個,訂單中產品數量為2000件,產品單價為2元。但是由於國內外原材料成本一致上漲,成本已經升高至2.2元,請問還有必要進行生產嗎?



切勿即可回答這個問題。因為,題中缺少了一個條件,那就是變動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例。換句話說,是否接受這個虧損的訂單要看變動成本的比例。假如變動成本小於2元,也就是變動成本在單價之下,可以接受訂單,否則不能接受。



可能您不太理解其中的道理。因為固定成本(雖然也是成本的組成部分),卻作為已經投入的成本不能被加入到決策的相關成本中了。不論企業生產的多或少,固定成本巋然不動。從這個層面上說,固定成本已經是一種沉沒成本,不能夠再對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影響。因此,在決定是否需要接受這個虧損的訂單時,需要把固定成本剔除出來,將剩下的變動成本與產品的售價相比較。一旦產品的銷售價格比變動成本高,就可以接受該訂單。



其實,即使是接受了這個訂單,也並非意味著該分虧損訂單“有利可圖”。僅僅是,如果不接受該訂單,已經投入的固定成本徹底算是“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”了。當接受了這個訂單後,由於銷售價格高於變動成本,因此會有一部分作為已付出的固定成本的“補償”。打個不恰當的比方,某個屈就下嫁的女孩總是愛打趣說,雖然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(依舊是虧損),但是這個年頭由於牛糞也不好找(為了彌補一部分的虧損),所以只能委屈一下了。



 



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決策的基本工具之一。從這個角度說,成本是我們的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。再次揭示了一個觀點:成本控制管理不是目的,促使企業走向可持續地盈利和發展才是終極目標。



 



【關鍵小語 訂單不是你想解接就能接的;生產時別以為只有原料及人工成本,還有間接成本】

沒有留言: